|
钻石稻——晶两优534-龙8国际官网点此进入国审稻2016605(上游 中下游中稻) 国审稻20176004(华南早稻) 国审稻20180044(华南晚稻) 闽审稻20180015 桂审稻2018037号 浙引种〔2018〕第002号 国审稻20190033(武陵山区) 桂审稻 2020202 号 |
---|
2017年 荣获四川省第五届“稻香杯”优质米一等奖
2018年 获评第二届中国国际水稻论坛“最受喜爱的十大优质稻品种”称号
入选湖南省优质稻品种(湘米工程)
安徽省优质稻推荐品种、福建省主推优质稻品种、重庆市主推品种、江西省优质稻品比入围品种
福建省审定米质达部颁一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品种
获评广西第十五届“看禾选种”(全州)、(桂北)“大会重点推介品种”
获评湖南(长沙)水稻“双新”展示会“明星”品种
2019年 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第一(530万亩)
2020年 全国十大优质籼稻品种,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第二(477万亩)
2021年 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第二(455万亩)
2022年 农业农村部2022年粮油生产主导品种
2023年 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——骨干型品种
2017-2022年度,累计推广面积2469万亩,晶两优534连续五年位居杂交水稻推广面积全国前二
2017年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第十(139万亩)
2018年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第二(407万亩)
2019年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第一(531万亩)
2020年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第二(477万亩)
2021年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第二(455万亩)
2022年全国杂交水稻推广面积第二(461万亩)
审定编号:国审稻2016605
特征特性: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。201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,全生育期157.9天,比对照f优498长3.7天。亩有效穗数16.5万,株高109.3厘米,穗长24.3厘米,穗粒数196.8粒,结实率83.1%,千粒重24.33克。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3.2,穗瘟损失率最高级5级;褐飞虱9级;中感稻瘟病,高感褐飞虱。米质主要指标两年综合表现:整精米率58.40%,长宽比3.0,垩白粒率18.3%,垩白度2.7%,胶稠度62毫米,直链淀粉含量18.0%,达到国家《优质稻谷》标准2级。
201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,全生育期136.9天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0.4天。亩有效穗数16.2万,株高120.1厘米,穗长25.3厘米,穗粒数200.5粒,结实率85.9%,千粒重23.9克。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2.1,穗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;白叶枯病5级;褐飞虱9级;抗稻瘟病,中感白叶枯,高感褐飞虱。米质主要指标两年综合表现:整精米率68.0%,长宽比3.1,垩白粒率9%,垩白度2.8%,胶稠度79毫米,直链淀粉含量16.0%,达到国家《优质稻谷》标准2级。
产量表现:2014年参加长江上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602.88千克,比对照f优498增产3.17%,未达显著水平,增产点比例86.4%;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649.72千克,比f优498增产1.02%,未达显著水平,增产点比例75.0%;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26.30千克,比f优498增产2.09%,增产点比例76.1%;2015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30.37千克,比f优498增产1.55%,增产点比例75.0%。
2014年参加长江中下游中籼迟熟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630.21千克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增产6.26%,达极显著水平,增产点比例77.8%;2015年续试平均亩产644.42千克,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.28%,达极显著水平,增产点比例78.3%;两年区试平均亩产637.31千克,比丰两优四号增产5.77%,增产点比例78.02%;2015年生产试验,比对照丰两优四号长1.1天;平均亩产681.23千克,比对照增产5.10%,增产点比例100.0%。
栽培技术要点:长江上游作中稻种植。1.根据当地生态条件,适时早播,培育多蘖壮秧。2.水育秧秧龄30-40天,插植规格20厘米×26厘米,亩栽1.25万穴,每穴插2粒谷,每亩插足基本苗6万以上。3.需肥水平中等,采取重施底肥,及时追施分蘖肥,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。4.移栽后深水活蔸,分蘖期浅水促蘖,当总苗数达到24万左右,及时落水晒田,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,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,后期不能断水过早,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。5.坚持强氯精浸种,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。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,及时施药防治二化螟、稻纵卷叶螟、稻飞虱、纹枯病、稻曲病、稻瘟病等病虫害。稻瘟病重发区注意防治稻瘟病。
长江中下游作中稻种植。1.根据当地生态条件,适时播种,培育多蘖壮秧。每亩大田用种量0.75千克,每亩秧田播种量10千克。2.秧龄30天或秧苗叶龄5-6叶移栽,插植规格20厘米×26厘米,每蔸插2粒谷秧,每亩插基本苗6万以上。3.需肥水平中等,一般亩施纯氮12千克,五氧化二磷6千克、氧化钾6.5千克,采取重施底肥,早施追肥,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。4.移栽后深水活蔸,分蘖期浅水促蘖,当总苗数达到24万左右,及时落水晒田,孕穗期至抽穗期保持田面有浅水,灌浆期干干湿湿壮籽,后期不能断水过早,以防早衰和影响米质。5.坚持强氯精浸种,预防恶苗病等种子带菌病害的发生。大田期根据病虫预报,及时施药防治稻螟虫、稻纵卷叶螟、稻飞虱、稻瘟病、纹枯病、稻曲病等病虫害。
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云南、贵州(武陵山区除外)的中低海拔籼稻区、重庆(东北部和武陵山区除外)800米以下籼稻区、四川平坝丘陵稻区、陕西南部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该品种还适宜在江西、湖南(武陵山区除外)、湖北(武陵山区除外)、安徽、江苏的长江流域稻区以及福建北部、河南南部作一季中稻种植。
审定编号:国审稻20176004
特征特性: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。在华南作双季早稻种植,全生育期126.8天,比对照天优华占长6.0天。株高113.9厘米,穗长24.5厘米,每亩有效穗数18.2万穗,每穗总粒数166.9粒,结实率85.0%,千粒重23.3克。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2.5、3.0,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;白叶枯病7级;褐飞虱9级;中抗稻瘟病,感白叶枯病,高感褐飞虱;米质主要指标:整精米率59.1%,长宽比3.1,垩白粒率24%,垩白度4.9%,胶稠度70毫米,直链淀粉含量15.0%,达到国家《优质稻谷》标准3级。
产量表现:2015年参加华南早籼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538.1千克,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3.6%;2016年续试,平均亩产546.5千克,比天优华占增产3.5%;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42.3千克,比天优华占增产3.5%。2016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514.7千克,比天优华占增产2.8%。
栽培技术要点: 1.华南作早稻,2月下旬至3月上旬播种,秧田亩播种量10千克,培育壮秧。2.移栽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,栽插株行距13.3厘米×26.6厘米或16.7厘米×23.1厘米,双本栽插,亩基本苗6万左右。3.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和氮磷钾配合。一般亩施45%水稻专用复合肥30千克做底肥,移栽后5-7天亩追施尿素7-10千克,分蘖盛期亩追施氯化钾7.5千克;孕穗后依苗情适当补施穗粒肥或不施,后期切忌偏施氮肥。4.浅水插秧活棵,薄水发根促蘖,苗够及时排水晒田,孕穗至齐穗期田间有水层,齐穗后间歇灌溉,湿润管理,切忌脱水过早。5.浸种时用强氯精浸种;秧田期注意施药防治稻飞虱以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;大田搞好螟虫、稻飞虱、白叶枯病、南方黑条矮缩病、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。
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广东粤北以外,福建南部,广西桂南和海南稻作区作早稻种植。
审定编号:国审稻20180044
特征特性: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。在华南作双季晚稻种植,全生育期111.5天,比对照博优998早熟1天。株高105.9厘米,穗长23.2厘米,每亩有效穗数16.7万穗,每穗总粒数153.3粒,结实率84.4%,千粒重23.2克。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3.8、3.8,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,中抗稻瘟病,感白叶枯病,高感褐飞虱。米质主要指标:整精米率70.3%,垩白粒率9.0%,垩白度1.1%,直链淀粉含量15.4%,胶稠度78毫米,长宽比3.1,达到国家《优质稻谷》标准3级、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二级。
产量表现:2015年参加华南感光晚籼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490.16千克,比对照博优998增产4.88%;2016年续试,平均亩产478.16千克,比对照博优998增产5.57%;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484.16千克,比对照博优998增产5.22%。2017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461.86千克,比对照博优998增产10.23%。
栽培技术要点:1.一般7月上中旬播种,秧田亩播种量10千克,培育壮秧。2.移栽秧龄控制在25天以内,栽插株行距13.3厘米×26.6厘米,双本栽插,亩基本苗6万左右。3.需肥水平中等,采取重施底肥,及时追施分蘖肥,后期看苗补施穗肥的施肥方法。一般亩施纯氮10~11千克,氮、磷、钾用量比例为1∶0.5∶0.7,重施底肥(氮肥70%作底肥,30%作追肥),早施分蘖肥,忌后期偏施氮肥。浅水插秧活棵,薄水发根促蘖,亩够及时排水晒田,孕穗至齐穗期田间有水层,齐穗后间歇灌溉,湿润管理,切忌脱水过早。4.坚持强氯精浸种,秧田期注意施药防治稻飞虱以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;大田搞好白叶枯病、螟虫、稻飞虱、南方黑条矮缩病、稻瘟病、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,沿海和大片田洋地区尤其要抓好白叶枯病的防治。
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广东省(粤北稻作区除外)、广西桂南、海南省、福建省南部的双季稻白叶枯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,白叶枯病重发区不宜种植。
审定编号:桂审稻 2018037 号
特征特性: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。在桂南种植,早稻全生育期 125.7 天,比对照 特优 7118 长 2.5 天。谷壳薄,籽粒饱满,淡黄色,稃尖无色,无芒,谷粒长 9.20 毫米, 长宽 3.1。每亩有效穗数 19.1 万,株高 115.6 厘米,穗长 24.5 厘米,每穗总粒数 160.8 粒,结实率 86.2%,千粒重 23.7 克。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 2.6、4.0,穗 瘟损失率最高级 5 级,白叶枯病 5~7 级;中感稻瘟病、中感~感白叶枯病。米质主要 指标:糙米率 79.9%,整精米率 64.9%,垩白度 1.0%,透明度 2 级,碱消值 6.6 级,胶 稠度 76 毫米,直链淀粉含量 14.4%,达到 ny/t593-2013《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》优质 二等。
产量表现:根据联合体试验资料,2015 年参加桂南早稻迟熟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 产 564.5 千克,比对照特优 7118 增产 2.32%;2016 年续试,平均亩产 578.6 千克,比 特优 7118 增产 3.01%;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 571.6 千克,比特优 7118 增产 2.68%。 2017 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 574.5 千克,比特优 7118 增产 3.97%。
栽培技术要点:1. 适时播种:在桂南作早稻种植,2 月下旬~3 月上旬播种,秧田 亩播种量 10 千克,大田亩用种量 1.5 千克,稀播匀播,培育壮秧。2. 适龄移栽:移栽 秧龄控制在 30 天以内,栽插株行距 16.7 厘米×23.3 厘米,双本栽插,亩基本苗 6 万 左右。3. 合理施肥:重视有机肥的施用和氮磷钾配合。一般亩施 45%水稻专用复合肥25 千克做底肥,移栽后 5~7 天亩追施尿素 7~0 千克,分蘖盛期亩追施氯化钾 7.5 千 克;孕穗后依苗情适当补施穗粒肥或不施,后期切忌偏施氮肥。4. 科学管水:浅水插 秧活棵,薄水发根促蘖,苗够及时排水晒田,孕穗至齐穗期田间有水层,齐穗后间歇灌 溉,湿润管理,切忌脱水过早。5. 病虫防治:坚持强氯精浸种;秧田期注意施药防治 稻飞虱以预防南方黑条矮缩病;大田搞好螟虫、稻飞虱、白叶枯病、南方黑条矮缩病、 稻瘟病、纹枯病等病虫害的防治。
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广西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,可在桂南稻作区作早稻种,其他稻作区根据品种试验示范生育期选择适宜的种植季节;注意稻瘟病等病虫害的防治。
审定编号:闽审稻20180015
特征特性:全生育期两年区试平均127.0天,比对照宜优673迟熟1.2天。群体整齐,株型适中,后期转色好。每亩有效穗数17.7万,株高106.3厘米,穗长23.2厘米,每穗总粒数165.3粒,结实率81.62%,千粒重24.1克。两年稻瘟病抗性鉴定综合评价为中感稻瘟病。米质检测结果:糙米率81.7%,精米率73.9%,整精米率68.4%,粒长6.5毫米,长宽比3.1,垩白粒率2%,垩白度0.5%,透明度1级,碱消值6.8级,胶稠度76毫米,直链淀粉含量15.5%,蛋白质含量9.2%。
产量表现:2016年初试,平均亩产484.00公斤,比对照宜优673增产7.32%,达极显著水平;2017年续试,平均亩产544.44公斤,比对照宜优673增产3.24%,达极显著水平。两年区试平均亩产514.22公斤,比对照宜优673增产5.28%。2017年参加省晚稻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517.66 公斤,比对照宜优673增产7.61 %。
栽培技术要点:作晚稻种植,秧龄为20~25天。插植密度20厘米×20厘米,丛插2粒谷。亩施纯氮11公斤,氮、磷、钾比例为1.0:0.6:1.0,基肥、分蘖肥、穗肥、粒肥比例为5:3:1:1。水管采取浅水促蘖、适时烤田、有水抽穗、湿润灌浆、后期干湿交替。注意及时防治病虫害。
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意见:晶两优534属晚籼两系杂交稻品种。全生育期127天左右,比对照宜优673迟熟1天。产量高,中感稻瘟病,米质达部颁一等优质食用稻品种标准。适宜福建省稻瘟病轻发区作晚稻种植,栽培上注意防治稻瘟病。经审核,符合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规定,通过审定。
引种备案公告号:浙引种〔2018〕第002号
引种适宜种植区域:浙江省作连作杂交晚籼稻种植
主要特征特性:2017年在江山、常山、台州、温州、金华5个试点引种适应性试验,全生育期平均123.0天,比对照“天优华占”迟熟3.6天。株型紧凑,叶片挺直,田间长势清秀,分蘖力强,稃尖无色,熟期转色好。每亩有效穗数17.7万,株高105.1厘米,穗长23.7厘米,每穗总粒数169.0粒,实粒数138.9粒,结实率82.2%,千粒重24.0克。经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与微生物研究所、丽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、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鉴定,稻瘟损失率最高3级,稻瘟病抗性平均综合指数2.6,中抗稻瘟病。
产量表现:2017年在浙江省引种适应性试验结果,平均亩产540.3公斤,比对照“天优华占”增4.8%。
栽培注意事项:适时播种,培育多蘖壮秧;秧田播种量每亩8-10公斤,大田亩用种量1-1.25公斤;秧龄控制在30天以内,插植规格16.5厘米×20厘米,每蔸插2粒谷秧;施足基肥,早施追肥,防止氮肥施用过迟过量。及时晒田控蘖,后期湿润灌溉,不要脱水过早;浸种时坚持强氯精消毒,注意防治稻瘟病、纹枯病和稻飞虱等病虫害。
审定编号:国审稻20190033
特征特性:籼型两系杂交水稻品种。在武陵山区作中稻种植,全生育期146.1天,比对照瑞优399短2.7天。株高113.8厘米,穗长24.9厘米,每亩有效穗数18.5万穗,每穗总粒数184.0粒,结实率83.2%,千粒重23.5克。抗性:稻瘟病综合指数两年分别为2.0、1.9,穗瘟损失率最高级1级,纹枯病5级,稻曲病9级,耐冷性5级;抗稻瘟病,中感纹枯病,高感稻曲病,耐冷性为中间型。米质主要指标:整精米率63.9%,垩白粒率19%,垩白度4.3%,直链淀粉含量15.3%,胶稠度68毫米,长宽比3.0,达到农业行业《食用稻品种品质》标准三级。
产量表现:2017年参加武陵山区中籼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625.65千克,比对照瑞优399增产4.09%;2018年续试,平均亩产629.39千克,比对照瑞优399增产0.04%;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7.52千克,比对照瑞优399增产2.02%;2018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579.38千克,比对照瑞优399增产1.70%。
栽培技术要点:1.适时早播,大田亩用种量0.75千克,秧田亩播种量8~10千克,稀播匀播,培育多蘖壮秧。2.水育秧,秧苗叶龄5.5叶左右移栽,秧龄期30~35天;插植规格20厘米×26厘米,亩栽1.2~1.5万穴,每蔸插2~3粒谷,每亩插足基本苗6万以上。3.需肥水平中等,一般亩施纯氮11~12千克,氮、磷、钾用量比例为1:0.5:0.7,重施底肥(氮肥70%作底肥,30%作追肥),早施分蘖肥。移栽后够苗及时落水晒田,孕穗期至灌浆期保持田面有浅水。4.加强防治稻曲病,注意及时施药防治稻瘟病、纹枯病、螟虫、稻飞虱等病虫害。
审定意见: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,通过审定。适宜在贵州、湖南、湖北、重庆四省(市)所辖的武陵山区海拔800米以下稻区作一季中稻种植。
电话:0731-84690910 400-8899-462
地址:湖南省长沙市合平路638号